快学网(
KXUE.com
)
|
成语大全
>
有上下句的成语
同生死,共存亡
一同生,一同死。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,生死与共。
天不怕,地不怕
形容无所畏惧,什么都敢干。
汤里来,水里去
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,留不住。
说时迟,那时快
小说中的常用套语。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。
水流湿,火就燥
水向湿处流,火往干处烧。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。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。
书同文,车同轨
车轨相同,文字相同。比喻国家统一。
数东瓜,道茄子
形容说话罗唆,没完没了。
胜不骄,败不馁
胜了不骄傲,败了不灰心。
神不知,鬼不觉
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,没有被人发觉。
三折肱,为良医
几次断臂,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。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,富有经验,成为内行。也指高明的医道。
三寸鸟,七寸嘴
比喻能说会道(多用于讽刺)。
是可忍,孰不可忍
是:这个;孰:那个。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,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?意思是绝不能容忍。
三人行,必有我师
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
铜山西崩,洛钟东应
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。
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
国家的兴盛或衰亡,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。
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
意思是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,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,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。比喻作恶的人
天低吴楚,眼空无物
吴楚:泛指长江中下游。原指登上南京城,一眼望去,越远越觉得天下垂,除见苍天之外,空无所有。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
。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,但因它有花和果实,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,走成了一条小路。比喻人只要真
桃李不言,下自成行
古谚语。比喻实至名归。
桃李无言,下自成蹊
古谚语。比喻实至名归。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
螳螂正要捉蝉,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。比喻目光短浅,只想到算计别人,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。
堂上一呼,阶下百诺
诺:答应。堂上一声呼唤,阶下齐声答应。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,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。
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
太公:指周初的吕尚,即姜子牙。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。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
攻:琢磨。别的山上的石头,能够用来琢磨玉器。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。后比喻能帮助自己
虽死之日,犹生之年
犹:如同。指人虽死,精神不灭,楷模犹存。也指心无牵挂、憾事,虽死犹同活着。
送君千里,终须一别
君:敬称对方;终:终究。送多远的路,终究要分别。
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
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。
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
四体:指人的两手两足;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
说到曹操,曹操就到
指谈论到某人,某人恰巧来了。
说一是一,说二是二
说怎样就怎样,不能更改。
顺之者兴,逆之者亡
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,违背天道的则灭亡。同“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”。
顺天者昌,逆天者亡
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,违背天道的则灭亡。同“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”
顺天者存,逆天者亡
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,违背天道的则灭亡。
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
顺:顺从;昌:昌盛;逆:违背;亡:灭亡。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,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。形容
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
顺:顺从;昌:昌盛;逆:违背;亡:灭亡。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,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。形容
顺我者生,逆我者死
顺从我的心意才能生存,违抗我的心意就要灭亡。
顺道者昌,逆德者亡
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,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。同“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”。
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
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,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。
水火相济,盐梅相成
烹饪赖水火而成,调味兼盐梅而用。喻人之才性虽各异,而可以和衷共济。
水来伸手,饭来张口
形容只知坐食享受,不事操作,懒惰成性。
水激则旱,矢激则远
水流矢飞,受阻则劲悍而去远。旱,通“悍”。比喻因祸致福。
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
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。
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
水能载舟,也能覆舟。比喻民可拥护君主,也能推翻君主。
树高千丈,叶落归根
树长得再高,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。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,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。
守如处女,出如脱兔
处女:未嫁的女子;脱兔:逃跑的兔子。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;一行动就象飞跑的
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狮子搏兔,亦用全力
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。同“狮象搏兔,皆用全力”。
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
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狮象搏兔,皆用全力
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。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
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,最后在另一
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
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
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
指别人已有进步,当另眼相看。
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
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,道理本来就该这样。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,还是要出现,这是按照事物固有
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
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,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。形容不重视,不注意。同“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”。
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
认为事情与己无关,把它搁在一边不管。
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
厌:满足;脍:细切的肉。粮食舂得越精越好,肉切得越细越好。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。
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
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
树:培植,培养。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。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。
十日一水,五日一石
比喻作画构思精密,不轻易下笔。
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
生聚:繁殖人口,聚积物力;教训:教育,训练。指军民同心同德,积聚力量,发愤图强,以洗刷耻辱
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
盛:大;副:相称,符合。名望很大的人,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。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
盛名之下,其实难符
名望很大的人,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。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。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
身在江湖,心存魏阙
旧指解除官职的人,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。
身在江湖,心悬魏阙
魏阙: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,用作朝廷的代称。旧指解除官职的人,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
身在林泉,心怀魏阙
旧指解除官职的人,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。同“身在江湖,心存
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
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,在于各人的领会。
蛇化为龙,不变其文
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,实质还是一样。
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
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无立足之地。
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
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。
上不着天,下不着地
比喻两头没有着落。
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
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
山河易改,本性难移
指习惯成性,很难改变。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
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
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
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。
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
比喻对学习、工作没有恒心,经常中断,不能长期坚持。
三日打鱼,两日晒网
比喻对学习、工作没有恒心,经常中断,不能长期坚持。
三分像人,七分像鬼
形容人长相丑陋,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。
三分似人,七分似鬼
詈词。骂人长相难看。
三分像人,七分似鬼
骂人的话。骂人长相难看。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
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
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
原指无力抵抗敌人,以逃走为上策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,没有别的好办法,只能出走。
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
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,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。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马
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
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,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。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。同“塞翁失马
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
路人:路上的人,指所有的人。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
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
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
天下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
指只要有志向,有毅力,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。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
指本来没有事,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。
蜀中无大将,廖化作先锋
比喻办事缺乏好手,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。
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
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,任何困难都能克服。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
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,到了老年,悲伤也没用了。
上无片瓦,下无立锥之地
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
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
山上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
俗语,比喻没有能人,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。
山中无好汉,猢猻称霸王
俗语,比喻没有能人,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。同“山上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”。
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
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,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。比喻世事变化,盛衰无常。
三个臭皮匠,赛过诸葛亮
比喻人多智慧多,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,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。
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
不测:料想不到。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,事先是无法预料的。
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
比喻再难的事,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。
共6页/562条
首页
上一页
2
3
4
5
6
下一页
末页
快学网 www.kxue.com
粤ICP备1008854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