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特的三字成语及溯源

摘要:三个字的成语,如:应声虫、二百五、拍马屁等,本文介绍的是独特的三字成语及溯源。
  成语这种相沿袭用的固定短语,言约意丰,表现力强,是语言园地中的长青树,具有永久的生命力,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。成语意义上具有整体性,结构上具有凝固性,大多为四个字,也有三个字的。下面对几个常用的三字成语追根溯源,以助大家理解、掌握。
  【应声虫】比喻胸无主见,人云亦云,随声附和之人。
  有人中年得怪病,每当他说话,腹中就有虫子小声仿效。几年之后,其声越来越大。有道士见了大吃一惊,说:“这是应声虫,长久不医治,会殃及妻子儿女。应该去读医书《本草》,读到应声虫畏惧而不应声的药名,就服用此药。”此人照办,读至“雷丸”,虫不再应声,于是就服用“雷丸”而治好了怪病。
  【二百五】指带有傻气、做事鲁莽的人。
  古时银子五百两为一封,二百五十两为半封,谐音“半疯”。因此,用“二百五”借指那些头脑简单、做事莽撞、傻里傻气的人。
  【拍马屁】比喻不顾客观实际,专门谄媚讨好别人。
  内蒙古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等地,草原辽阔,盛产马匹,而且经常出现宝马良驹。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。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,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,摸摸马膘如何,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“好马”,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。起初,人们实事求是。相沿已久,有的人就一味只说奉承话,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。
  【露马脚】比喻无意中暴露出隐蔽的真相。
  据传,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与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。朱元璋当了皇帝后,念马氏辅佐有功,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。当时以“三寸金莲”为美,而马氏却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“大足”。马氏为自己脚大而深感不安,在人前从来不将脚伸出裙外。一天,马氏游兴大发,乘坐大轿走上街头。有大胆者偷瞧,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,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。于是,一传十,十传百,顿时轰动了整个京城。从此,“马脚”一词流传于世。
  【吹牛皮】比喻说大话,夸大其词。
  相传,从前黄河上游一带,水急浪恶,难以行舟。当地人常用牛、羊皮制成筏子渡河。
  皮筏由几个牛、羊皮口袋连结而成,使用时用嘴给皮筏充气,于是就有了“吹牛皮”一语。不用足够的力气,光谈空话,皮筏是吹不起来的。人们常对光说空话的人说:你有本事就到河边吹牛皮看。后来,就以“吹牛皮”比喻说大话,夸夸其谈。
  【孺子牛】原指甘愿给小孩子当牛的人。后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。(孺子:小孩子。)
  春秋时齐景公宠爱儿子荼,一次,景公跟儿子游戏,自己口衔绳子当牛,竟被儿子拉动绳子而折断牙齿。景公死后,大臣依照他的旨意,立公子荼做了国君。另外几个公子逃往国外。大臣陈僖子想废掉荼,就暗地里将公子阳生接回国内。大臣鲍放(鲍子)反对,对陈僖子说:“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?”(《左传·哀公六年》)这里用“孺子牛”说齐景公对他的幼儿很宠爱。鲁迅《自嘲》诗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一句,用了这个典故而注入了全新的内容,表示他甘为人民大众之牛,表达自己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。
  【破天荒】旧时文人常用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。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。
  “天荒”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。唐朝年间,荆南地区参加京城会试的考生,很多年竟没有一个考中。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“天荒”,把那里的考生称为“天荒解”。唐宣宗大中四年,荆南考生刘锐终于金榜题名,破了“天荒”。当时,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,写信表示祝贺,并赠他70万“破天荒”钱。刘锐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,在给崔弦的回信中说:“五十年来,自是人废;一千里外,岂曰天荒。”

(作者:小K)

 最近查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