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流漂杵
【成语拼音】 | xuè liú piāo chǔ (ㄒㄩㄝˋ ㄌㄧㄨˊ ㄆㄧㄠ ㄔㄨˇ) |
【成语简拼】 | xlpc |
【成语繁体】 | |
【成语解释】 | 杵:捣物的棒槌。血流成河,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。形容战死的人很多。也泛指流血很多。 |
【成语出处】 | 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会于牧野,罔有敌于我师,前徒倒戈,攻于后以北,血流漂杵。”汉·贾谊《益攘》 :“炎帝无道,黄帝伐之,涿鹿之野,血流漂杵。” |
【常用程度】 | |
【感情色彩】 | 贬义成语 |
【成语结构】 | 紧缩式成语 |
【产生年代】 | 古代成语 |
【成语辨析】 | |
【成语辨形】 | 杵,不能写作“楚”。 |
【成语正音】 | 血,不能读作“xiě”;漂,不能读作“piǎo”或“piào”。 |
【英语翻译】 | so much blood being shed as to float the pestles-great massacre |
【日语翻译】 | |
【俄语翻译】 | |
【更多翻译】 | |
【歇 后 语】 | |
【成语谜语】 | |
【成语故事】 | 《尚书·武成》中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,在朝歌附近的牧野进行一场恶战,杀得天昏地暗,血流漂杵。孟子认为这样描写夸张过度,武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,不会滥杀无辜,纣王残暴,士兵会纷纷起义,不会有这样激烈的战斗 |
【成语例句】 | |
【成语用法】 |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|
【近 义 词】 | 血流成河 血雨腥风 |
【反 义 词】 | 兵不血刃 |
相关成语
成语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