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声鹤唳
【成语拼音】 | fēng shēng hè lì (ㄈㄥ ㄕㄥ ㄏㄜˋ ㄌㄧˋ) |
【成语简拼】 | fshl |
【成语繁体】 | 風聲鶴唳 |
【成语解释】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
【成语出处】 |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 |
【常用程度】 | 常用成语 |
【感情色彩】 | 贬义成语 |
【成语结构】 | 联合式成语 |
【产生年代】 | 古代成语 |
【成语辨析】 | ~和“草木皆兵”都可形容内心恐惧;疑神疑鬼。常可通用或连用。但当强调一听到声音就惊恐万状时;用~;当强调看到草木就恐惧万分时;宜用“草木皆兵”。 |
【成语辨形】 | 唳,不能写作“戾”。 |
【成语正音】 | 唳,不能读作“lèi”。 |
【英语翻译】 | apprehend danger in every sound |
【日语翻译】 | |
【俄语翻译】 | Пуганая ворóна кустá боится |
【更多翻译】 | <德>leicht aus der Fassung geraten <überall Gefahren wittern> |
【歇 后 语】 | |
【成语谜语】 | |
【成语故事】 | 公元383年,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,南下攻打东晋。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,谢玄为先锋,带领8万精兵迎战。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,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。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(今安徽寿县)东的淝水边,等后续大军到齐,再向晋军发动进攻。 为了以少胜多,谢玄施出计谋,派使者到秦营,向秦军的前锋建议道:“贵军在淝水边安营扎寨,显然是为了持久作战,而不是速战速决。如果贵军稍向后退,让我军渡过淝水决战,不是更好吗?”秦军内部讨论时,众将领都认为,坚守淝水,晋军不能过河。待后续大军抵达,即可彻底击溃晋军。因此不能接受晋军的建议。 但是,苻坚求胜心切,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,说:“我军只要稍稍后退,等晋军一半过河,一半还在渡河时,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,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!” 于是,秦军决定后退。苻坚没有料到,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,指挥不统一,一接到后退的命令,以为前方打了败仗,慌忙向后溃逃。谢玄见敌军渍退,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。秦军在溃退途中,丢弃了兵器和盔甲,一片混乱,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。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,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,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,于是不顾白天黑夜,拼命地奔逃。就这样,晋军取得了“淝水之战”的重大胜利。 |
【成语例句】 | |
【成语用法】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用于战争等 |
【近 义 词】 | 草木皆兵 |
【反 义 词】 | 风平浪静 |
相关成语
成语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