错认颜标的成语解释
错认颜标
【成语拼音】 cuò rèn yán biāo ()
【成语简拼】 cryb
【成语繁体】 錯認顔標
【成语解释】 形容懵懂浅陋。
【成语出处】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八:“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作鲁公。”
【常用程度】
【感情色彩】 贬义成语
【成语结构】 动宾式成语
【产生年代】 古代成语
【成语辨析】
【成语辨形】
【成语正音】
【英语翻译】
【日语翻译】
【俄语翻译】
【更多翻译】
【歇 后 语】
【成语谜语】
【成语故事】 唐朝时期,主考官郑薰先生在评卷时,见到颜标的卷子,他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,他想颜标是颜真卿的后代,应该让这个忠烈的后代作状元。谢恩的那天,郑薰才发现错认了颜标。后来人们评论:“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作鲁公。”
【成语例句】
【成语用法】 作谓语、定语;指头脑不清醒
【近 义 词】
【反 义 词】
相关成语
成语接龙
 最近查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