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山狼
| 成语拼音 | zhōng shān láng (ㄓㄨㄙ ㄕㄢ ㄌㄤˊ) |
| 成语简拼 | zsl |
| 成语繁体 | |
| 成语解释 | 比喻恩将仇报,忘恩负义的人 |
| 成语出处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子系中山狼,得志便猖狂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| 感情色彩 | 贬义成语 |
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成语 |
| 产生年代 | 近代成语 |
| 成语辨析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成语正音 | |
| 英语翻译 | the Zhongshan wolf in the fable (a person who repays good with evil) |
| 日语翻译 | |
| 俄语翻译 | |
| 更多翻译 | |
| 歇 后 语 | |
| 成语谜语 | |
| 成语故事 | 春秋时期,晋国大夫赵简子在中山举行狩猎,遇到一只狼就拼命追赶。狼遇到东郭先生说:“先生能借你的口袋让我苟延残喘躲一会,躲过这场灾难,我会报答你的大恩的。”东郭先生帮助了狼。后来狼安全跳出布袋扑向东郭先生咬去 |
| 成语例句 | |
| 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指忘恩负义的人 |
| 近 义 词 | |
| 反 义 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