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魂落魄
成语拼音 | shī hún luò pò (ㄕㄧ ㄏㄨㄣˊ ㄌㄨㄛˋ ㄊㄨㄛˋ) |
成语简拼 | shlp |
成语繁体 | |
成语解释 |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 |
成语出处 | 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,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贬义成语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辨析 | ~和“魂不守舍”都可形容神情不定的样子。~多指丧失精神;垂头丧气的样子或形容非常惊慌;而“魂不守舍”多指精神不集中。 |
成语辨形 | 魄,不能写作“泊”。 |
成语正音 | 落,不能读作“là”。 |
英语翻译 | lose one's wits |
日语翻译 | びっくり仰天(ぎょうてん)する,あわてふためく |
俄语翻译 | сам не свой |
更多翻译 | <法>être hors de son bon sens <perdre> |
歇 后 语 | 三个小鬼丢了两 |
成语谜语 | 丢魂 |
成语故事 | |
成语例句 | |
成语用法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,用于人 |
近 义 词 | 魂不守舍 惊慌失措 |
反 义 词 | 泰然自若 悠然自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