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诸四夷
| 成语拼音 | fàng zhū sì yí () |
| 成语简拼 | fzsy |
| 成语繁体 | 放諸四夷 |
| 成语解释 | 放:放逐;四夷: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。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|
| 成语出处 | 鲁迅《对于批评家的希望》:“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,例如……出洋留学和‘放诸四夷’的区别,笋和竹的区别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| 成语结构 | 动宾式成语 |
| 产生年代 | 当代成语 |
| 成语辨析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成语正音 | |
| 英语翻译 | |
| 日语翻译 | |
| 俄语翻译 | |
| 更多翻译 | |
| 歇 后 语 | |
| 成语谜语 | |
| 成语故事 | |
| 成语例句 | 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;指放逐 |
| 近 义 词 | 放诸四裔 |
| 反 义 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