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齑画粥
| 成语拼音 | duàn jī huà zhōu (ㄉㄨㄢˋ ㄐㄧ ㄏㄨㄚˋ ㄓㄡ) |
| 成语简拼 | djhz |
| 成语繁体 | 斷韲畫粥 |
| 成语解释 | 分开捣碎的菜和凝结的粥;按定量来吃。指食物精简微薄。形容生活清苦。断;画:断开;划分。齑:捣碎的姜、蒜、辣椒等腌菜。 |
| 成语出处 | 宋·释文莹《湘山野录》:“范仲淹少贫,读书长白山僧舍,作粥一器,经宿遂凝,以刀画为四块,早晚取两块,断齑数十茎啖之,如此者三年。”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| 成语辨析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成语正音 | |
| 英语翻译 | eat sparingly because of poverty |
| 日语翻译 | |
| 俄语翻译 | |
| 更多翻译 | |
| 歇 后 语 | |
| 成语谜语 | |
| 成语故事 | 北宋时期,范仲淹小时家贫,他只好住在庙里读书,昼夜不息,每日生活十分清苦,用两升小米煮粥,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,早晚各吃两块,再切一些腌菜佐食。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,他的至理名言是: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
| 成语例句 | |
| 成语用法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|
| 近 义 词 | 节衣缩食 |
| 反 义 词 | 挥霍无度 挥金如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