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鼎絶膑
| 成语拼音 | ā ā () |
| 成语简拼 | |
| 成语繁体 | |
| 成语解释 | 双手举起鼎而折断膝盖骨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 武王 有力,好戲。力士 任鄙 、 烏獲 、 孟説 皆至大官。王與 孟説 舉鼎,绝臏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絶,斷也。臏,脛骨也。”后以喻力小不胜重任。 清 钱谦益 《答山阴徐伯调书》:“乃欲上下馳騁,追扳古人於行墨之間,斯足下所云舉鼎絶臏者乎?” 林纾 《桐城派古文说》:“若 譚友夏 者,則千力萬氣,無所不學,而往往舉鼎絶臏。”亦作“ 舉鼎絶脰 ”。 梁启超 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今日我輩對於此國債問題當何如?將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負擔,莫敢辭乎?舉鼎絶脰之患,恐遂不免也。” |
| 成语出处 | |
| 常用程度 | |
| 感情色彩 | |
| 成语结构 | |
| 产生年代 | |
| 成语辨析 | |
| 成语辨形 | |
| 成语正音 | |
| 英语翻译 | |
| 日语翻译 | |
| 俄语翻译 | |
| 更多翻译 | |
| 歇 后 语 | |
| 成语谜语 | |
| 成语故事 | |
| 成语例句 | |
| 成语用法 | |
| 近 义 词 | |
| 反 义 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