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夕不保
| 【成语拼音】 | zhāo xī bù bǎo () |
| 【成语简拼】 | zxbb |
| 【成语繁体】 | |
| 【成语解释】 | 朝:早上;夕:黄昏。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。形容形势危急,难以预料 |
| 【成语出处】 | 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36回:“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汾,适逢屯难,危同累卵,急若倒悬,智勇俱穷,朝夕不保。” |
| 【常用程度】 | 一般成语 |
| 【感情色彩】 | 贬义成语 |
| 【成语结构】 | 主谓式成语 |
| 【产生年代】 | 当代成语 |
| 【成语辨析】 | |
| 【成语辨形】 | |
| 【成语正音】 | |
| 【英语翻译】 | |
| 【日语翻译】 | |
| 【俄语翻译】 | |
| 【更多翻译】 | |
| 【歇 后 语】 | |
| 【成语谜语】 | |
| 【成语故事】 | |
| 【成语例句】 | |
| 【成语用法】 |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形势危急 |
| 【近 义 词】 | 朝不保夕 |
| 【反 义 词】 |
相关成语
成语接龙

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