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魂落魄的成语解释
失魂落魄
【成语拼音】 shī hún luò pò (ㄕㄧ ㄏㄨㄣˊ ㄌㄨㄛˋ ㄊㄨㄛˋ)
【成语简拼】 shlp
【成语繁体】
【成语解释】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【成语出处】 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,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。”
【常用程度】 常用成语
【感情色彩】 贬义成语
【成语结构】 联合式成语
【产生年代】 古代成语
【成语辨析】 ~和“魂不守舍”都可形容神情不定的样子。~多指丧失精神;垂头丧气的样子或形容非常惊慌;而“魂不守舍”多指精神不集中。
【成语辨形】 魄,不能写作“泊”。
【成语正音】 落,不能读作“là”。
【英语翻译】 lose one's wits
【日语翻译】 びっくり仰天(ぎょうてん)する,あわてふためく
【俄语翻译】 сам не свой
【更多翻译】 <法>être hors de son bon sens <perdre>
【歇 后 语】 三个小鬼丢了两
【成语谜语】 丢魂
【成语故事】
【成语例句】
【成语用法】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,用于人
【近 义 词】 魂不守舍 惊慌失措
【反 义 词】 泰然自若 悠然自得
相关成语
成语接龙
 最近查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