召父杜母
| 【成语拼音】 | shào fù dù mǔ (ㄕㄠˋ ㄈㄨˋ ㄉㄨˋ ㄇㄨˇ) |
| 【成语简拼】 | sfdm |
| 【成语繁体】 | |
| 【成语解释】 | 召:指两汉召信臣;杜:指东汉杜诗。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,行善政。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 |
| 【成语出处】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: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 |
| 【常用程度】 | |
| 【感情色彩】 | 褒义成语 |
| 【成语结构】 | 联合式成语 |
| 【产生年代】 | 古代成语 |
| 【成语辨析】 | |
| 【成语辨形】 | |
| 【成语正音】 | |
| 【英语翻译】 | |
| 【日语翻译】 | |
| 【俄语翻译】 | |
| 【更多翻译】 | |
| 【歇 后 语】 | |
| 【成语谜语】 | |
| 【成语故事】 | 西汉时期的南阳太守召信臣和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杜诗,这两人在担任南阳太守期间都能为民兴利,开凿水利沟渠,开垦荒地与坡地,广拓耕田,注重农业的发展,深受老百姓的爱戴,被老百姓称为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 |
| 【成语例句】 | |
| 【成语用法】 |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称赞地方官 |
| 【近 义 词】 | |
| 【反 义 词】 |
相关成语
成语接龙

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