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毫之末
| 【成语拼音】 | qiū háo zhī mò (ㄑㄧㄡ ㄏㄠˊ ㄓㄧ ㄇㄛˋ) |
| 【成语简拼】 | qhzm |
| 【成语繁体】 | 秌毫之末 |
| 【成语解释】 | 秋毫: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。末:末梢;尖端。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。 |
| 【成语出处】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吾力足以举而钧,而不足以举一羽;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 |
| 【常用程度】 | 常用成语 |
| 【感情色彩】 | 中性成语 |
| 【成语结构】 | 偏正式成语 |
| 【产生年代】 | 古代成语 |
| 【成语辨析】 | |
| 【成语辨形】 | 毫,不能写作“豪”。 |
| 【成语正音】 | 之,不能读作“zī”。 |
| 【英语翻译】 | the tip of an animal's hair |
| 【日语翻译】 | |
| 【俄语翻译】 | |
| 【更多翻译】 | |
| 【歇 后 语】 | |
| 【成语谜语】 | |
| 【成语故事】 | 战国时期,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,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。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,同时要对国情明察秋毫,体察民情,现在是能干不能干的事情,而是您愿干不愿干的事情 |
| 【成语例句】 | |
| 【成语用法】 | 偏正式;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|
| 【近 义 词】 | 轻于鸿毛 无足轻重 |
| 【反 义 词】 | 庞然大物 重于泰山 |
相关成语
成语接龙

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