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庭之哭
| 【成语拼音】 | qín tíng zhī kū (ㄑㄧㄣˊ ㄊㄧㄥˊ ㄓㄧ ㄎㄨ) |
| 【成语简拼】 | qtzk |
| 【成语繁体】 | |
| 【成语解释】 | 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。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。 |
| 【成语出处】 | 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申包胥如秦乞师,……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,七日。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,九顿首而坐。秦师乃出。” |
| 【常用程度】 | |
| 【感情色彩】 | 中性成语 |
| 【成语结构】 | 偏正式成语 |
| 【产生年代】 | 古代成语 |
| 【成语辨析】 | |
| 【成语辨形】 | |
| 【成语正音】 | |
| 【英语翻译】 | |
| 【日语翻译】 | |
| 【俄语翻译】 | |
| 【更多翻译】 | |
| 【歇 后 语】 | |
| 【成语谜语】 | |
| 【成语故事】 | 春秋时期,诸侯混战,吴国进攻楚国,楚国大败。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,秦哀公举棋不定,迟迟不发兵救楚。申包胥“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。”哭了七天七夜,秦哀公深受感动,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 |
| 【成语例句】 | |
| 【成语用法】 | 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乞求别人援救 |
| 【近 义 词】 | 包胥之哭 |
| 【反 义 词】 |
相关成语
成语接龙


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