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形于色的成语解释
怒形于色
【成语拼音】 nù xíng yú sè (ㄋㄨˋ ㄒㄧㄥˊ ㄧㄩˊ ㄙㄜˋ)
【成语简拼】 nxys
【成语繁体】
【成语解释】 形:显露;色:脸色。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。
【成语出处】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:“曹沫右手按剑,左手揽桓公之袖,怒形于色。”
【常用程度】 常用成语
【感情色彩】 中性成语
【成语结构】 主谓式成语
【产生年代】 古代成语
【成语辨析】 见“怒不可遏”(708页)。
【成语辨形】 形,不能写作“行”或“刑”。
【成语正音】 色,不能读作“shǎi”。
【英语翻译】 be black in the face
【日语翻译】
【俄语翻译】 лицо исказило гневом
【更多翻译】 <德>zornig aussehen
【歇 后 语】
【成语谜语】
【成语故事】
【成语例句】
【成语用法】 主谓式;作谓语、状语;指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
【近 义 词】 怒不可遏 怒目切齿 怒气冲天
【反 义 词】 喜不自胜 喜形于色
相关成语
成语接龙
 最近查询: